在郑州路办事处西苑社区河科大家属院,有一位发扬雷锋精神,十余年如一日扶危济困,热心助人的“好阿姨”、“活雷锋”,被大家称为小区里的“爱心大妈”,受到广大居民的赞扬。她就是河南科技大学退休女职工孙爱珍同志。
孙爱珍同志,1947年11月生,1997年11月退休。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第十党支部爱心小组副组长,学校老年志愿者协会骨干会员,学校老年戏剧协会主要演员,西苑社区“心灵社工”成员。
出身贫苦,孤儿院长大,常怀感恩之心
孙爱珍同志心地善良、极具爱心,这与她的家庭和坎坷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。三岁时,父母离异,她被判给父亲抚养。父亲再婚后,她经常受到继母的虐待,不让吃饭是司空见惯的事,还常常因一点小事被打的遍体鳞伤。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日,为躲避再一次的毒打,穿着单薄的她逃出了家门,到社会上流浪。后被政府收养,先后被送到开封市孤儿院和郑州市孤儿院。孤儿院几次要将其送回原籍,她都不谎称不知原籍在哪,目的是坚决不回家。1961年3 月又被转送到郑州白马寺旁边的一所孤儿院,恰逢孤儿院成立儿童说唱团,她便开始学唱戏,这为她以后唱豫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970年,组织上分配她到郑州市针织厂当学徒工,1972年调到原郑州工学院附属工厂当工人。孙爱珍同志常常对别人说:“是人民政府把我抚养大的,没有党和政府,我活不到今天,更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。为人要讲良心,要知道感恩,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,尽力帮助别人,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生活困难,需要帮助的人,使他们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,这就是我有生这年最大的心愿”。
扶危济困,小区里出名的热心肠
孙爱珍同志热心助人,扶危济困,是小区里出名的热心肠。她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,积极帮助困难居民,十余年如一日,关心别人,爱护别人。虽然自己收入不多,经济条件不好,家里也算不上宽裕,但她总是尽其所有,助人为乐。她为邻居家的新生儿做衣服;邻居病了,她买些水果前去探望。退休居民张月珍一天突感不适,孙爱珍知道后,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,陪她到医院就医,楼上楼下忙活了一上午,使张月珍深为感动;一位老教师去世了,其遗孀身体患病,行动不便,孙爱珍经常上门探望,帮助料理家务,陪她散步、聊天,格外关心……
社区一位退休老教师孙熙昌有些疯癫,其子孙楠是弱智,一家人生活艰难,家中卫生条件很糟。孙老师病重期间,孙爱珍不怕脏,不嫌累,主动到他家照顾病人,打扫卫生,料理家务,把凌乱的房间打扫干净,常常累得满头大汗。孙老师过世后,孙爱珍跑前跑后帮助料理后事,使孙楠深为感动,他抱着孙爱珍动情地说:“孙阿姨真是我的好阿姨!”为了安置好孤苦伶仃的孙楠以后的生活,热心的孙爱珍又四处张罗,为孙楠说媒找对象。“功夫不负苦心人”,她终于说服小区里一位副教授的也有些弱智的女儿,与孙楠喜接良缘。为了办好两个年轻人的婚礼,她又忙前忙后,就象给自家办喜事一样张罗开了,婚礼最终办的既热闹又简朴……就在前段时间,孙楠夫妇因病双双住院,彼此都照顾不了对方,孙爱珍不顾自己腰伤未愈,拄着拐杖硬撑着来到孙楠病床前,10余天端水打饭当陪护直至出院……这些事使小区居民深为感动,齐夸孙爱珍有一颗慈母心,是一个积德行善的大好人。
小区里,退休教师蒋昌奉是独居老人,子女都远在东北哈尔滨,因工作关系一年前来郑州探望的次数很有限。孙爱珍和爱心小组的同志们不定期地前往探望,打扫卫生,帮助做家务,还自己掏钱500元,为蒋老师请保姆。蒋老师病重期间,孙爱珍到医院义务陪护,悉心照料。蒋老师去世后,孙爱珍又将前来办理后事的蒋老师女儿蒋女士,接到自己家中,免费吃住。蒋女士不小心将钱包和贵重物品丢失了,孙爱珍一边安慰她,一边帮助寻找,象亲生母亲一样关心爱护她,蒋女士哭着说:“您就是我的妈妈啊!”
用爱心回报社会,以行动传递真情
孙爱珍和社区志愿者以及河南科技大学老年志愿者协会的老师们,以雷锋为榜样,用爱心回报社会,以行动传递真情,把温暖送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人。她带领大家和老年戏剧协会的同志以苦为荣、以苦为乐,到敬老院、老年护理院、部队干休所、病房进行慰问演出,歌唱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,歌唱幸福的新生活,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。每一次演出,孙爱珍和她的戏友们都精心准备,认真排练,一招一式,一丝不苟;每句台词,字正腔圆。演出现场,掌声不断,老年听众赞不绝口,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大家还自备了剪刀、梳子,热心为病重的老人洗脸、梳头、剪指甲、洗脚,为老人们捶背,使老人们深为感动。每当这些老人感谢时,孙爱珍总是真诚地说:“人总有老的时候,您们为革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,我们应该照顾好您们的晚年,让前辈们好好享享社会主义的福,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应尽的义务。”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